10日上午,科技部部長萬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就“科技創新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推進供給側改革首要提高創新能力
對于如何在科技領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萬鋼說,市場對科技產品存在很大的潛在需求,提高創新能力,推進供給側改革才能緊跟市場!拔覀儎撔抡叩闹赶蚴翘嵘紕撔履芰,加強集成創新,面向市場的需求供給,同時也進行引進吸收消化和再創新!比f鋼說。
萬鋼說,推進供給側改革首先要增強創新能力,發揮創新動能,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全社會,特別是青年人的創新積極性;其次,要著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要有積累、有發展。
去年全社會研發支出超7成來自企業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要達到2.5%的目標,萬鋼透露,“十二五”科技規劃提出的十個指標中,除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R&D)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外,其他指標都已完成和超過了目標值。目前,企業已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出現了很多企業牽頭的高鐵、核能、特高壓輸變電等重大項目。
萬鋼說,2015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支出達14220億元,其中企業支出超過77%,全社會科技資源配置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由于企業加大了對技術創新的投入,政府資金就可以更多轉移到基礎前沿、社會公益、國家戰略如航空航天、深潛等重點領域上,為國家長遠的創新能力建設做出貢獻!比f鋼說。
高校、研究院所科技成果轉化仍存在障礙
萬鋼說,這幾年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一些發展,但依然存在短板。從發展的角度看,2015年末,全國技術市場的成交額已經達到9835億元,科技成果轉化發展較快。但從結構上看,80%左右是企業進行轉讓和吸納的,高校、研究院所在轉化成果時還有一些障礙。
對于如何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的障礙,萬鋼說,第一,要取消審批程序;第二,收益權、分配權由高校自己按規定程序自主處理;第三,要促進企業和高校的緊密合作,鼓勵高校科技資源的開放;最后,要加強技術市場的建設,培育一支既懂產業又懂科研的專門從事轉化服務的隊伍。
周國輝說,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重點要解決兩大問題:第一,明確供給方面的產權,給予科研人員自主處置權、收益權。第二,要有市場體系。
重大科技項目也可以很“生活”
談到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與民眾生活的關系,萬鋼表示,我國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都與生活緊密結合。他說,比如北斗導航,我國5萬多艘漁船都使用了北斗導航,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漁船可以獲得短報;蛟龍號已經下潛100多次,許多科學家跟著走向海底世界;前些年黑龍江發大水,就是用資源衛星來監控,減輕了災情。
萬鋼用前期調研的經歷說明了重大科技項目、工程與生活的緊密結合:“最近我到內蒙古去調研,有一個企業用北斗放牛,給牛帶項圈,還用上了WI-FI,牛吃什么草、在什么地方都知道,如果一旦過界,牧民派個無人機把它給攆回來!
萬鋼表示,我國“十三五”將要實施的一批重大項目,一方面將支持原始創新積累,實現科學知識突破。“另一方面也會改善我們的生活,促進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