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顛覆GPS 北斗衛星導航將成導航市場主流 |
自從中國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正式運行以來,未來車載導航會逐漸從GPS轉到北斗上來。隨著我國自主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逐漸提供持續可靠的定位服務,我國已經開發出北斗車載導航產品。在未來兩年內,投入運行的車載導航終端將達到千萬臺,由此產生的汽車電子信息增值將超過千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導航設備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道路運輸行業北斗/GPS兼容車載終端安裝到位已經接近15萬臺,交通運輸行業已經成為北斗民用產業化的最大引擎。車載終端有兩個主要用途:定位監控和導航。據統計,2013年,全國北斗車載監控產品每月產銷量達近萬臺。由此衍生的車載導航產品需求也將非常巨大,去年全國為800萬臺。車載導航有前裝和后裝之分,相對于后裝市場,前裝市場代表了更高的技術和價值,對車載導航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準確度要求相對較高,其利潤空間也更為可觀。 車載導航市場巨大 北斗車載導航將成主流 2014年第4季度,中國前裝車載導航市場出貨量為72.8萬臺,環比增長14.5%,同比增長43.7%。經統計,2014年4季度,中國乘用車銷量為543.7萬輛,前裝車載導航滲透率為13.11%。從年度數據來看,2014年前裝車載導航覆蓋12.7%的乘用車。 車載導航市場巨大 北斗車載導航將成主流 2014年,我國車載導航新車裝配率約為15.00%。相比之下,2007年日本新車裝配率就已經達到79%,西歐、北美也早已超過10%。中國車載導航市場仍處于發展的前期,未來增長空間廣闊。 車載導航市場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四方面,一是高速發展的道路建設給應用汽車導航技術注入了極強的原始動力;二是電子地圖的發展把交通路線及周圍環境以視覺和聽覺形式與駕駛者溝通;三是轎車市場提供的發展空間;四是政策上的支持和宏觀調控為發展汽車導航技術提供了有力保障。 車載導航市場巨大 北斗車載導航將成主流 2004年國務院下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條例規定:用于公路營運的載客汽車、重型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應當安裝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行駛記錄儀;2009年,國務院又出臺了關于物流業的調整與振興規劃,對車載導航應用提出了指導思想、尺度和目標;從2011年8月1日起,工信部只對安裝符合《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的新出廠“兩客一!避囕v予以產品公告,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對不符合安裝衛星定位裝置標準的新增車輛不予核發運輸證。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產業大規模發展,加之主要能源生產地與消費地倒置使得全國性的生產資料遷徙對交通運輸壓力與日倍增,GPS車載導航以其定位導航、防盜、調度管理等一系列功能作用獲得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加之國家相關政策支持,高科技前沿陣地城市的發展帶動,勢必會加速整個車載導航產業在我國的快速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