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斗啟動全球化 |
2012年年底,中國成功發射4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和16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區域組網完成,正式為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經過兩年準備,今年北斗衛星開始新一輪的發射,為北斗全球組網服務。 3月20日,在北斗航天集團掛牌儀式暨“北斗沙龍”論壇上,有關部門對外發布了新的衛星發射計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0顆地球非靜止軌道衛星組網而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實現全球區域覆蓋,并且國內精度達到2.5米。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此前表示,2015年我國將發射4至5顆新型全球組網衛星。這意味著,今年北斗衛星發射或相對較為密集。目前,中國及周邊地區上空的導航衛星數量多于歐洲、美國等地,發展高精度導航服務的條件更完善。但是,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洲的伽利略相比,北斗系統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較低。 北斗系統正式提供服務之后,一直在尋求“出海”。去年年底,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認可的航行安全通函。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被全世界認可。今年3月16日,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頻率協調達成一致意見。 招商證券分析師指出,此次協商成果,實際上是國際社會對北斗系統的全面認可。隨著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開始,衛星導航應用將獲得大力推廣,我們有理由相信北斗導航系統將成為繼“一帶一路”后又一國家名片。目前北斗系統已經為亞太部分國家提供服務。2014年5月,由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個海外組網項目——巴基斯坦國家位置服務網一期工程,構建工作在巴基斯坦完成。 去年底,新加坡建筑打樁工程項目采用北斗服務,北斗應用開始進入東盟國家的建筑工程和機械行業。日前,泰國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泰方進一步了解了北斗導航技術在漁船上的應用,未來泰國漁船將有望安裝北斗導航系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