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消息稱,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近日實現了兼容型SOC系列導航模組的技術突破,使成本大幅下降,為在我國民用市場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過去,“北斗”的導航模組市場價格普遍在50元左右,是單GPS模組價格的一倍以上,進入民用市場舉步維艱。而由中國中電國際衛星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研發的最新一代北斗兼容型SOC系列導航模組,價格成本被控制在30元以內,與單GPS模組處于同等價格水平,打破了長期限制“北斗”市場化推廣的價格瓶頸。最新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模組可以同時兼容北斗與GPS系統,配合地面增強系統,導航精度與可靠度都將大幅提升。
專家介紹,如果能夠在我國境內民用車輛上普及北斗導航,未來可以將車輛行駛信息統一收集,經過數據處理和分析后,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
根據此前導航定位協會的預測,2015年北斗產業總產值將達2250億元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47%,2020年突破4000億元。據分析,北斗的發展將形成基礎產品(包括導航天線、終端芯片、板卡、導航地圖等)、導航終端產品和運營服務三大條產業鏈,影響國防、漁業、交通、通信、電力等各大領域。
中航證券的研報則表示,考慮到政府對北斗產業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預計未來兩年北斗相關產業增速將大于行業增速,北斗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上市公司中,振芯科技、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導航系統等北斗產業概念股值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