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被譽為“人類在太空中的眼睛”,誰擁有了這雙“眼睛”,就能更準確地看清這個世界以及確定自己的位置,甚至獲得不可估量的經濟利益。
目前,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在內的諸多國家或地區都不惜投入巨資建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一場發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競爭正在全球展開。
美國耗費巨資確保霸主地位
據悉,美國為確保衛星導航系統的霸主地位,適應2030年未來對衛星導航系統的需求,計劃總耗資190億美元,部署由70~90顆衛星組成的GPS-3,以取代現在30顆衛星的GPS系統星座。據報道,GPS-3計劃分為4個階段:2000~2005年為系統概念研究和可行性論證階段;2006~2008年為關鍵建設攻關與仿真試驗階段;2009~2012年為工程研制階段;2013年以后,為新一代GPS-3系統發射部署和試驗驗證階段,預計2025年完成。
GPS-3技術進行了多項改進和提高,導航定位精度更高,衛星功能更加強大。將添加額外的點波束,給正在工作或關注的特別地區輸入更多的功率,系統不僅可以保證衛星定位精度有較大的提高,且抗干擾能力也將大大增強。
俄羅斯“格洛納斯”搶占市場
目前,俄羅斯政府正在著手制訂GLONASS(格洛納斯)系統未來10年的發展計劃,GLONASS-K已經啟動。據《俄羅斯生意人報》2012年2月8日報道,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和經濟發展部計劃在2012~2020年期間為GLONASS-K系統投資3465億盧布(約合120億美元),用于該系統在未來9年的維護、新系統的發展和應用。
為維持系統在軌衛星的數目,在2012年至2020年期間,GLONASS系統還將發射13顆GLONASS-M衛星以及22顆新一代的GLONASS-K衛星,以替代過期服役的衛星。隨著俄羅斯GLONASS系統復興計劃的實施,預計2020年將建成GLONASS-K系統,屆時,GLONASS的導航精度將達到1米,與GPS的水平相同,俄羅斯也將重展航天和軍事大國的雄風。
歐日印緊追不舍
盡管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建設遇到了一些困難,使研制和試驗計劃一度受阻,但歐盟已決心全面接管該計劃,爭取在2020年前完成由30多顆衛星組網的導航系統建設任務并投入使用。
據有關資料,目前,日本正在發展一種叫做“準天頂衛星系統”的區域導航星座系統,該系統由3顆大橢圓軌道衛星組網,星載高精度氫原子鐘和精密定軌技術及衛星軌道保持技術等導航衛星關鍵技術的研制開發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從而,為在未來的幾年內建立自己的導航定位衛星系統奠定了基礎。
在印度,航天官員在腦海中已有兩個導航衛星計劃。一個是GPS增強系統,打算發射一組靜止軌道衛星來改善本國機場和航空空間所有的GPS信號的精度。另一個是自主建設由7顆衛星組網的區域導航衛星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