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青海省科技廳與北京航星網訊技術股份公司聯合主辦的“北斗衛星在農牧生產中的應用示范項目技術交流座談會”在西寧召開。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共話高科技推進青海生態畜牧業發展大計,寄寓應用示范項目收獲更多科技成果。
北斗衛星在農牧生產中的應用示范項目針對青海省農牧業的特點,結合高原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技術的牧民放牧智能引導系統。應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提供的各項功能和服務,結合GIS系統以及衛星遙感信息系統,建立氣象、畜牧、應急指揮等專家系統,協助相關管理單位,為牧民提供放牧引導、定位導航以及氣象預報預警等功能,提升牧民科學生產管理水平。在發生災害時,通過應急通信快捷、高效地指揮協調,提升監管水平,確保牧業安全生產。
據專家介紹,與美國GPS系統相比,北斗系統擁有自主可控、安全、短報文回傳等優勢,特別適合在移動通訊信號覆蓋不到的中國西部偏遠無人牧區使用,覆蓋面更為廣泛。
在我省高原牧區,廣大牧民群眾放牧、轉場等生產行為仍然沿襲千年以前的老傳統和路線,面對日益嚴峻的宏觀生態形勢和全球復雜多變的氣候條件,對傳統畜牧生產行為進行科學干預顯得尤為必要。“北斗衛星在農牧生產中的應用示范項目”在我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青海湖鄉、哈勒景鄉開展試點,項目總體實施及輻射面積60萬畝,其中項目區草場面積24.92萬畝,惠及農牧戶140戶,各類牛羊57680頭只;輻射區面積35.08萬畝,惠及農牧戶1055戶,牛羊209348頭只。
專家介紹說,如果該項目試點成功后全面逐步推廣,不僅會提升我省生態畜牧業生產效率,也將從深層次解決食品安全等問題,促進生態畜牧業健康發展。該示范項目系統還可拓展至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監測自然生態環境,以及草原防火等領域。
青海省科技廳、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北京航星網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大學、青海省牧科院、中科院地理所、省氣象所、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湖管理局、中科院青海湖野外站、環境監測站、海北草原站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出席了當天的座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