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創新工場CEO李開復近日發表微博稱,“谷歌在移動時代將依靠地圖、制圖、衛星、無人駕駛車,實現‘數字化地球,帶我去任何地方’的愿景;微軟主要靠地圖、語音、增強現實、信息發現來實現‘移動設備成為智能助手’的愿景;百度則將從地圖、身邊信息、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商務廣告實現‘基于地理位置O2O廣告’的愿景。”
對于李開復的總結,百度新成立的LBS事業部負責人沈麗表示,“我可能沒有他(李開復)看得那么遠,但未見得一定會是這樣。”這種略帶火藥味的隔空對話同樣發生在海外———當蘋果CEO庫克不得不就地圖漏洞問題公開道歉時,谷歌總裁施密特則笑稱,“蘋果這回該知道地圖很難做了。”作為移動互聯網下一個關鍵“入口”,LBS已然成為硝煙彌漫的戰場。
小地圖大戰爭
如果你手里的iPhone尚未升級到iOS6系統,那么內置的地圖服務仍然由谷歌公司出品。不過現階段,你只能在iOS6和谷歌地圖之間選其一,因為蘋果在新系統中已經剔除了內置多年的谷歌地圖,而谷歌也未推出適用于iOS6的第三方地圖應用供用戶下載。兩大巨頭間劍拔弩張的氣氛已非常明顯。
就在幾天前,谷歌宣布對地圖服務進行了更新,主要針對全美各大城市的建筑三圍輪廓圖展開。在更新后,用戶除了可以在谷歌地圖的標準視圖中看到街道、公園及河道外,還可以在全美主要城市看到建筑物的三維輪廓圖。此次收錄的建筑物總數超過2500萬個。
然而,谷歌地圖遠在大洋彼岸的升級并未打動中國消費者。相反,與之實力相當的對手越來越多———微軟對BingMaps進行了升級,諾基亞地圖則宣布和亞馬遜合作,欲強強聯手殺出一條血路。就連在國內搜索業務上完敗谷歌的百度,近來亦成立了自己的LBS事業部,專注于基于地圖的各項應用。
國內火藥味漸濃
按照百度官方的描述,與其說LBS事業部是在做地圖或基于位置服務,倒不如說是在構建一個以地圖為核心的移動互聯網生態圈。“新事業部的目標是實現總用戶超過一億,并計劃招募100萬開發者。未來的發展策略方面,在產品端LBS事業部將推動百度地圖等產品升級,并以地圖為載體延伸提供多種LBS服務。”沈麗如是說。
不過,這看上去更像是一個階段性目標,“產品升級”和“多種LBS服務”也不能算是終極目標,充其量是個過程。相反,倒是李開復幫百度的LBS業務先“定了性”———從地圖、身邊信息、LBS商務廣告實現“基于地理位置O2O廣告”的愿景。沈麗顯然不同意這種說法,至于百度地圖“真正”的愿景,她認為要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才能發現,不斷發生變化也有可能。這顯然源于百度CEO李彥宏的想法,今年9月底他曾表示,百度移動業務今年的營收有望增長3倍以上。而此前亦稱,“過去是屬于站長的,未來是屬于開發者的。”透露其最看中的兩點:提高用戶量,打造生態環境。
進入“硬碰硬”攻堅戰
谷歌、蘋果、微軟、諾基亞、百度,巨頭們突然鉚足了勁在LBS領域中展開廝殺并不是巧合。出云咨詢互聯網行業分析師白東益認為,隨著GPS硬件模塊逐漸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結合網絡的AGPRS模式開始大行其道并衍生出許多新的用戶。而巨頭們發現,每一個地圖應用都是一個全新的移動互聯網入口,手機用戶除了開始通過地圖看全世界,也在通過地圖看移動互聯網。“一些過去花在UC瀏覽器、新浪微博上的時間開始轉移到地圖應用上。而除了尋常的導航應用外,地圖還能虛擬社交、電子商務,變成瀏覽器更不在話下。”
白東益稱,發展地圖業務需要積累,而這個過程很多企業都已經走完了。接下來將進入“硬碰硬”的市場戰,硝煙的味道只會更濃,不會消散。
數據
據艾媒咨詢最新報告,截至2012第二季度,中國手機LBS累計用戶達到2.17億,相對于上個季度增加19.2%,增速有所上升。并預計2012年中國LBS個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6.78億,同比增加135%,預計2013年整體個人市場規模將達到70.3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