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11月19日電 由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建設完成的,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沿海北斗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北方海區3D高精度定位渤海灣示范系統”近日投入運行。這標志著中國海上定位系統首次進入“厘米時代”,將為船舶安全航行、海道測量、海洋資源勘探等提供更加精準的三維(3D)定位服務。
據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測繪處處長張安民介紹,這套系統由參考站網、控制中心、數據中心、用戶終端、通信網絡共5個子系統組成,其中,參考站網由建設在京唐港、天津港和東營港的3個北斗連續運行參考站組成。
“系統全部采用我國自主研制的接收機、北斗高精度定位定軌處理軟件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設備,徹底改變了我國沿海導航定位完全依賴國外技術的現狀。”張安民說。
張安民表示,經嚴格測試,這套系統定位精度達到平面優于3厘米,垂直優于4厘米,有效覆蓋范圍為離岸45海里,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向渤海灣地區水上航行的船舶提供實時厘米級定位和分米級導航服務。
目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正在進行渤海灣4D導航系統建設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化研究。4D導航系統將基于現有北斗3D導航系統,結合高精度潮汐模型,可實現海上無驗潮測量和實時水深信息服務,滿足轄區港航用戶對快速測量、實時高精度水深信息服務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