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電 (記者 周銳)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部門負責人17日在北京表示,雖然近年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交通、災害監測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中國衛星導航產業仍面臨過渡依賴美國GPS系統、核心技術研發和集成應用能力薄弱等突出問題,加快推動基于中國自主系統的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已刻不容緩。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2012年12月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連續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這使中國加速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具備了良好的基礎。
國家發改委日前會同科技部、工信部、國防科工局、總參謀部、總裝備部5部門共同發布了《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闡述了中國發展衛星導航產業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明確了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到2020年北斗導航及其兼容產品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重要應用領域達到80%以上。
上述負責人指出,為解決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存在的過度依賴美國GPS系統、產業規模小、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研發和集成應用能力薄弱等突出問題,中國未來將從三方面加快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
一是加快北斗導航定位服務民用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建設國家統一的地面增強系統,綜合集成地圖與地理信息、遙感數據信息、交通信息、氣象信息、環境信息等基礎信息,建立全國性的位置數據綜合服務系統,加快建設輔助定位系統,推進室內外無縫定位技術的應用。
二是推進北斗系統在涉及國民經濟安全重要領域的應用。完善和制定標準政策法規,加快推動北斗時頻系統在電力、電信、金融等重要領域的強化應用,逐步解決中國時頻系統長期依賴國外系統的安全隱患。
三是推動北斗系統在大眾領域規模化應用。推動衛星導航成為車輛和移動電話等個人終端的標準配置,促進在此基礎上的多元化應用,從而提升產業規模、服務社會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