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BDS),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目前我國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并成功組網。6月9日,我市舉行北斗系統應用及產業化高端論壇,國內北斗行業的頂級專家會聚鄭州,共同探討北斗系統發展應用。根據我市官方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我市有望將北斗產業納入我市戰略新興產業,開建北斗產業基地,并計劃2020年銷售收入達到200億~300億元。
鄭州在“北斗”方面不落后
我市在發展北斗產業方面有很強的科研優勢和產業基礎。比如,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在衛星導航、空間定位、衛星及微波通信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有一批北斗系統建設的帶頭人。同時,我市還擁有衛星導航系統全球連續監測評估分析中心、河南省衛星定位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車載衛星定位與行駛信息監控終端等技術優勢。
還有,我市從事北斗和GPS應用開發企業眾多。威科姆公司是國內獨家承擔軍隊北斗授時應用項目的研制單位;中電科27所研發了基于北斗系統的車載智能導航終端;宇通信息則是向全國范圍提供車輛應急救援、位置定位查詢、報警、調度的專業衛星定位、位置服務的網絡運營商;神陽科技建設了河南省重點營運車輛GPS聯網信息平臺等。
鄭州有望建北斗產業基地
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將是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據專家預測,將來中國該產業會突破5000億元人民幣。
雖然我市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方面有一定的基礎和優勢,但在產業方面落后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武漢、西安、南京、重慶等地。為此,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導航與空天目標工程學院、市電子電器產業局聯合組成課題組,形成了《關于推進鄭州市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報告提出,建議將北斗產業納入全市戰略新興產業,依托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中電科27所等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充分實施產學研合作創新發展,培育一批從事北斗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骨干生產企業,引導一批從事GPS的企業加快向北斗技術應用轉型升級……形成國內領先的北斗創新型產業集群。到2020年,北斗產業年銷售收入將達200億~300億元。
北斗系統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
北斗系統的應用領域非常普及,從疾病控制、精密農業、智能交通、航空、電網、配電、石油勘探,到抗震減災、校園安全、手機游戲……神通廣大,無所不能。我市將重點應用在基礎平臺、民用航空、智能交通、現代物流、精細農業、地質監測六大領域。
比如,基礎平臺方面,我市將整合行業基礎信息服務中心,結合群眾衣食住行醫,發展主動導航、兒童看護等創新應用。這也就是說,一旦孩子或老人發生走失或者摔倒等意外狀況,家屬可通過定位搜索及時知曉,這一切就基于北斗技術的定位跟蹤器。智能交通方面,不僅可獲得您的車輛的位置、是否超載、是否超速等信息,并可在必要時向駕駛員發送消息進行提醒和對行車狀態進行控制,甚至給你發一條短信,隨時對路況進行播報。精細農業方面,則可以實現對水利設施、自然災害、農田環境和突發災情動態采集和實時監控,實現區域內糧食存儲分布情況和運輸狀況動態監測,保證糧食安全。在地質監測方面,一旦發生地質災害,在地面通信系統癱瘓后或沒有通信信號的盲區時,北斗系統可提供導航定位信息,而且可以通過接受傳感器信息實時檢測該區域的災害情況,給救援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