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將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受此影響,部分安防概念股沖擊漲停。從國家層面來說,北斗導航具有戰略意義,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增強武器效能、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命脈。在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之后,對肩負國家安全重任的衛星導航產業來說,原先規劃的4000億產業規模也有望擴容。
北斗已成國家安全根本命脈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并稱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專家介紹,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等許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特殊的戰略意義。
首先,我國建設獨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展示了綜合國力和技術實力,不僅可以從根本上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對于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其次,衛星導航系統是服務于眾多國民經濟領域,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助推器”。衛星導航產業已經成為繼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之后,全球第三個發展最快的電子信息產業,正在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再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是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國家信息化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社會生產效率、轉變人民生活方式、提高大眾生活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當地震、臺風等重大災害來臨的時候,衛星導航系統就是搶險救災的生命線,既可以及時地進行災害位置報告,又可以進行通信,為搶險救災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特別是,隨著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原本被地理空間割裂的不同戰區被連通為一個全球戰場,如果沒有統一、可靠的導航體系,就無法實現諸兵種、跨地域協同作戰。如果沒有自己的導航衛星系統,在緊急情況下,一旦擁有導航定位衛星系統的國家關閉系統,性能再高的武器裝備也無法發揮效能。擁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能夠放出高精度信號,也可以在必要時有選擇地屏蔽信號,癱瘓對方的軍事調動。因此,建立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是避免在突發戰爭中受制于人,保證國家安全的根本命脈。
按照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的規則,衛星頻率的使用權屬于先發射的一方。盡早發射導航衛星,不僅是技術積累的需要,也是“占位”的需要。所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于維護和拓展我國空間軌道和頻率資源,爭取主動,具有重大意義。
最后,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提升中國航天的能力、推動航天強國建設、維護國家安全意義重大;同時,也是我國履行航天國家國際責任的需要,能夠促進全球航天領域的競爭與合作,推動系統共同發展。
4000億產業規模有望擴容
10月上旬,國務院正式發布了《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創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應用規模和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重要應用領域達到80%以上,在全球市場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建成由30余顆衛星及地面運行控制系統組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基本實現全球覆蓋,具備為全球用戶提供導航定位服務的能力。通過加強地面基礎設施建設,北斗將為中國及周邊大部分地區提供面向行業和大眾應用的“實時分米級”和“事后厘米級”定位服務。
另據媒體報道,北斗應用推廣與產業化專家組組長、武漢大學教授施闖在“推進北斗系統在大眾領域規模化應用研討會”上透露,地基增強方案的最終結論是:在全國建150個基準站,就可以實現全國廣域的精確定位;通過對原有省市的基準站、控制中心的改進,就可以實現區域內的厘米級精確定位,滿足從行業到大眾,從米級到厘米級的定位。目前湖北的地基增強示范系統已經通過驗收,各項指標都達到或優于國際當前的GPS地基增強系統的水平。而北斗整個地基增強網建設的軟件、硬件技術,國內企業已經完全掌握。武漢大學、上海司南、北斗星通等幾家企業都擁有相關的技術。
此外,搭載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系統的智能手機年內有望面世。北斗星通副總裁胡剛判斷,國內北斗第二代產品將在2013年下半年發展,基本與國際同步;國內主流的IT和綜合企業開始加入北斗的應用,將促進北斗產業快速規模化。
業內人士指出,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在國際上已成為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后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我國的北斗導航已在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利建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森林防火、電力調度、通信授時、減災救災等諸多領域展開應用。目前北斗導航確定了150基站的地面增強系統基本方案,省市原有基站也將進行改進。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智能手機年內有望面世,令北斗導航產業的應用又推進一步。在此基礎上,隨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立,原先規劃的衛星導航4000億產業規模有望擴容。 |